2014年10月3日 星期五

好鳴亮的燕子聲--常常可見的『燕屋』

我工作的工廠後方有一個工廠,隨時傳來非常鳴亮的燕子聲音,有回音,經了解後才知道那就是『燕屋』--為採集燕窩而建的房子。後來才發現,馬來西亞這一類燕屋還滿普遍的,在比較鄉下的地方不小心就會聽到有回音且非常鳴亮的燕子聲,果然又發現有燕屋的存在。
今日清晨一大早,我拿出我帶來的P90大砲相機,拍了燕屋的樣子。
至於燕屋的內部,我還無緣見到,但Google一下就可找到燕屋內部的介紹。
原來,採集燕窩早不是我們在Discovery看到的一定要到山裡半山腰採集,在馬來西亞已經是一個產業了。






以下內容摘自網路,來長點知識:http://www.baike.com/wiki/%E7%87%95%E5%B1%8B100%E5%BB%BA%E9%80%A0%E8%AE%A1%E5%88%92


一、了解燕屋
燕屋知識
眾所周知,古時的採燕人常在無人小島的山洞中採摘燕窩,冒著生命危險攀附於懸崖峭壁間,許多采燕人因而喪命,或為採集燕窩而未能顧及幼燕之存活。隨著燕窩產業的發展和保護自然的呼聲日益高漲,燕屋(也稱“燕子屋”)應運而生。
1880年在蘇門答臘島建造了第一間燕屋後,當地華人有人開始品嚐屋燕窩,驚訝地發現了屋燕與山洞裡珍貴的白巢洞燕窩一般無二,含有豐富的營養。自從100年前發現可食用的屋燕窩後,人們開始建造屋子供金絲燕築巢繁衍後代。在東南亞每個國家都有少量的金絲屋燕的,但是都沒有搭建屋子給金絲燕住,1970年馬來西亞半島華人看到了印尼屋燕的成功,一些燕子養殖專家開始走遍馬來西亞半島。人們開始在碼頭附近建造燕屋,招引金絲屋燕飛入築巢。短短10年間西馬已經有數万間燕屋,每年出口100多噸屋燕窩到中國,馬來西亞屋燕產量直追印尼。
  雌鳥與雄鳥一年可生產3次,每次產卵兩個,因此一年就有6只雛燕。燕屋內金絲燕增長率為百分之300。例如,燕屋有100隻金絲燕,那麼,年尾增長至400只,成幾何數遞增。
  養燕是一種畜牧業,即把會築燕窩的金絲燕吸引到人類為燕子所建造的屋子,提供其居住及繁殖後代的環境。這類屋子一般被稱為燕屋。因燕子在繁殖下一代時會築造燕窩以供它產卵及孵蛋。而孵出的小燕子長大能飛翔後,養燕者便可以採摘這些燕窩來售賣。因養燕為業者帶來巨大的財富,所以養燕就成為了一種生意和行業。燕屋現狀及發展隨著經濟起飛,人民生活富裕,對天然的健康滋補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長。近年來燕窩的消費在中國、香港、台灣、日本、韓國、印度和中東等國家有增無減,再加上市場上越來越多的燕窩製成品,例如美容及護膚產品、保健品、傳統中藥及營養產品,使到燕窩業的前景備受看好,一場燕窩消費浪潮正澎湃襲來。在過去的10年間,馬來西亞燕屋從100多間,增加到了近7萬間,主要分佈在西馬和沙撈越,並由10年前世界5%的產量增加到20%。東馬來西亞燕屋分佈相對較少,主要受當地華人分佈的影響,因為燕屋建造者主要以華人為主。據了解,全球每年的燕窩總產量為2000噸左右,香港每年消耗的燕窩總量為200噸左右,台灣年消費總量超150噸,消費額高達20億新台幣,新加坡也至少有80%以上的孕婦在食用燕窩;而據不完全統計,中國每年消費燕窩預估在500噸以上。顯然,顯示燕窩的供應量無法滿足市場對燕窩的需求。然而隨著燕窩需求量的日益增長,燕窩產品的供應缺口將越來越大。目前馬來西亞燕窩的產量已經達到375公噸,銷售額已經達到30億令吉大關,是一門發展潛能良好的行業。根據報導,馬來西亞農業及農基工業部長拿督諾奧馬指出,在大馬第十計劃下,政府致力於要在2015年達致在全國擁有大約10萬個燕屋的計劃,屆時燕窩業將為國家每年創造50億令吉的生產總值。這擁有極大發展潛能的行業,將會是政府、企業、人民共同發展與永續經營的目標。由於燕窩產品巨大的供應缺口以及政府對燕窩產業的政策支持,建造燕屋自然而然成為了馬來西亞最炙手可熱的投資項目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