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7月6日 星期一

四大利多助攻,台商卡位東協不能慢!

遠見雜誌
6月5日週五 GMT下午3:18

隨著東協經濟共同體啟動,加上中國積極推動亞投行、一帶一路,將帶動東協10國城市起飛。面對超過6億人口的龐大商機,台灣有什麼優勢與機會?


今年(2015)是東協新的元年。

今年,延宕多時的東協經濟共同體(AEC)將於年底啟動,10國的貨物將可免關稅;服務、人力及技術也可互通有無,有如歐盟28個成員國。

今年,中國發起的「亞投行」「一帶一路」大戰略,除亞投行預備首期募到1000億美元外,根據中國調研機構初估,未來10年,中國大陸在一帶一路的投資將達1.6兆美元。其中不少基礎建設的投資就落在東協。

今年,美國在中國亞投行與一帶一路大戰略的進逼下,跨太平洋伙伴協定(TPP)也面臨簽署完成的強大壓力。

不管是AEC、亞投行、一帶一路或TPP,東協都是主要受惠者,尤其是亞投行、一帶一路將對東協10國帶來更大效益。

專研東協的商業發展研究院行銷所研究員吳佩欣分析,10國總體條件差異大,AEC成立最大挑戰就是匯率及金融體系整合,其中汶萊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經濟發展較進步,卻缺少天然資源;而越南、緬甸、柬埔寨、寮國、菲律賓、印尼的經濟、基礎建設還亟需外資投入,種種因素使AEC的發展受到限制。

因此,中國大陸所推的「亞投行」「一帶一路」等於幫東協打了一劑強心針,成為最有力的後援。

可預見在各國資助東協後,將帶動東協國家的城市起飛,吸引更多外人投資、創造就業機會、增加民眾收入,形成更龐大的消費市場。儘管台灣能否成為亞投行會員還是未知數?但是,面對6億2589萬人口的東協新商機,台灣絕不能缺席。

「此時正是開拓東協最佳時機,」對亞太地區研究透徹的駐菲律賓代表處特任大使林松煥說,「東協對台灣太重要了,這次若lose(失去)了,可能再也找不到了。」

林松煥進一步分析台灣進軍東協的四大優勢。

優勢1〉距離近 台飛菲國1.5小時 省時=競爭力

第一是距離近。台灣跟東協10國的距離適中,飛菲律賓只要1.5小時航程、越南3.25小時、印尼5.15小時,最遠的汶萊也不過6.3小時。相比日本到菲律賓4.4小時、印尼7.45小時的飛行時間,時間就是金錢與競爭力。

優勢2〉華人、台商多 懂當地文化、語言 人脈廣

其次是東協有大批華人、台商。早期華人扎根很深,掌控當地經濟命脈。例如菲律賓76%的GDP掌控在14大家族財團手裡,一半為華人背景,而前10大富豪就有8位是華人。

1980年代,就有台商到東南亞開工廠或養殖、務農,1993年政府推出南向政策,更啟動對東南亞大量投資潮。現在東協各國到處可見台商身影,連寮國都有上百位台商深耕,遍及東協的台商二代、三代少說有數萬人。這群落地生根的台商深知風俗民情,又懂當地語言,連外國人都視為理想合作伙伴。例如日本的壽司、刺身(Sashimi)領導品牌——中島水產進軍印尼,今年5月30日在雅加達第一永旺商城開業,預計近年內將拓展20家據點,選擇的合作對象就是台商蔡文雄。

1988年就到雅加達的Lucky公司董事長蔡文雄,在外島大規模養殖魚蝦,是印尼首家取得瑞士IMO AquaGAP有機驗證的養殖業者。

中島水產董事兼海外事業部部長井上惠介指出,找上蔡文雄是因為他深耕當地30年,擁有充沛資源人脈,能取得最好食材,還有海上養殖場、通過HACCP食品安全認證的加工廠及配送通路,「更重要的是台灣人的誠信與專業」。

這群遍及各地的華人、台商堪稱是企業搶占東協的得力助手之一。

優勢3〉外勞、僑生返鄉成助力 吃慣台美食 對MIT品牌不陌生

第三個優勢是台灣跟東協早已緊密連結。每年在台有近50萬名東協的外勞、近2萬個僑生,例如馬來西亞累計至今就有5萬多名到台灣求學過的僑生。這些人將台灣文化、美食帶回家鄉後,也提高了「MIT」的品牌印象與好感度。

淡江大學東協研究中心主任林若雩到印尼考察時,跟20幾位畢業於淡大的印尼僑生聚餐,才知道他們遍及各領域,不是創業家就是重要經理人。

返鄉的僑生、外勞分散各行各業,等同台灣人脈、經濟力的延伸,對想進軍東協的台商來說是一大助力。從台灣連鎖餐飲品牌熱賣就知道受歡迎程度,「我在台灣喝慣珍奶,回家看到台灣茶飲料就感到很親切,也會推薦家人飲用,」一位在台灣工作過的菲律賓人說。

優勢4〉中小企業具靈活性 應變速度快 又能客製化

第四是台商以中小企業居多,雖規模小卻應變速度快,具彈性又有客製化能力,適合發展東協。

台灣既然擁有四大優勢,面對新東協,可以找到什麼新機會呢?已有台商悄悄布局,也有年輕人拎著一卡皮箱出外奮鬥了。林若雩說,台灣人很厲害,不少企業以第三國名義進駐,享有AEC優惠關稅,也開始攻占內需市場。

機會1〉擁廉價勞力 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

第一個機會就是眾所皆知的生產基地。除越南、印尼外,近幾年擁有廉價、年輕勞力的緬、柬、寮也吸引眾多製造業者。東協取代中國,成為世界工廠已是現在進行式。

不少台商同時在越、柬、印、菲等地布局。「這也是國際買家分散風險的趨勢,」今年70幾歲,在菲律賓進口麵粉的黃世模說,近來有很多國際品牌要求台資協力廠要配合到東協各國設廠。

機會2〉優惠關稅 可降低成本 有利外銷歐美

第二是優惠關稅的利基。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協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分析,越南今年將成為TPP成員,跟歐盟的FTA也將生效,吸引外銷歐美的台商大量投資,讓越南穩坐台灣對外的第二大投資國(僅次大陸)。根據駐越南代表處估計,包括台灣直接、間接投資,累計至少450億美元。

機會3〉龐大內需商機 6.3億人口 中產階級消費力強

第三是龐大的內需商機。早期台商都以「逐水草而居」的製造業居多,這幾年開始轉攻內需。預計2015至2020年東協中產階級年成長率為7.2%,高收入族群也會增加10.1%。吳佩欣觀察,近年新興中產階級明顯成長,消費力增強,他們尋求高CP值的產品,長期幫歐美代工的台灣,擁有物美質佳商品的製造能力,價格又是中產階級負擔得起,正是台灣的優勢。

「亞投行會讓東協10國經濟更加穩定發展,為台商拓展出歐美以外的另一個龐大經濟體系,」吳佩欣看到願景,尤其東協多為海島型且地型破碎,近幾年才發展連鎖餐飲、便利超市等服務業,隨著二、三線城市的開發,將帶給台灣更多機會。

常到東協考察的徐遵慈觀察到很多台商已搶占內需,例如六角國際(日出茶太)就是成功案例。

難以想像這家在台灣知名度不高的茶飲料連鎖店竟從國外紅回台灣,今年1月20日以每股110元上櫃。日出茶太(Chatime)一開始就瞄準全球,東協就是重要市場,總計全世界700家店,東協占400家,營收貢獻達50%以上,台灣只有30家。

第一站就是馬來西亞,4年間開130家店;印尼3年間創下110家紀錄,2014年比2013年巨幅成長80%,菲律賓4年設40家店,今年3月2日還在長灘島的店舉辦賣出第一億杯的慶祝酒會,當地代理商還請菲律賓明星代言行銷。「今年預計在日出茶太大型店附近,再開20家分店,」菲律賓代理商CHRISTOPHER C. CUA看好當地的消費力。

也別輕忽中南半島的爆發力,日出茶太在柬埔寨2年開30家店、緬甸2年25家,越南2年20家,新加坡3年8家店,汶萊今年6月將開店,是當地第一家茶飲料連鎖店。

「寮國正在嚴選合適代理商,」六角國際總經理張國強說,日出茶太已成功插旗東協10國,鎖定中高階消費群,代理商根據區段,可自行在70至85元台幣區間定價,高於台灣55至62元的區間。

機會4〉金融業布局 拓展據點、平台 台商換匯更快

第四是金融業打亞洲盃最佳場地。以國泰金控為例,國泰世華複製越南「參股子行+分行」營運模式,除汶萊外,其餘9國據點數已達58個。東協的加入,讓國泰世華海外獲利比重攀升至4成。

國泰世華馬尼拉辦事處代表林耿揚強調,國泰的優勢就是布建東協完整平台,正在建置速匯通,以後10國匯錢兩小時內就可完成,加上台灣、大陸、全球既有據點,讓台商更便利運用資金。

機會5〉投資房地產 建設加速 帶動房市買氣

第五個機會是房產投資客的新歡。2014年亞洲境外房地產投資額達1.2兆美元,年增23%,其中台灣境外投資金額年增7倍,為台幣480億元,預估未來3至5年將突破台幣1000億元。

21世紀不動產亞太區暨台灣區總部董事長王福漲分析,東協中產階級竄起,且啟動多項建設,帶動地產發展,成為新一代致富的前哨戰。

目前最火紅的就是泰國、柬埔寨跟印尼。柬埔寨從2013年6月起,每月建設審批量以35%的速度成長,投資額從2011年的367億攀升至2013年831億台幣,漲幅達1.26倍,公寓供不應求。

一位台商說,7年前到金邊置產,很快就漲了一倍,這幾年漲勢更驚人,今年已經去了三次賣土地。市中心的房價都已經飆到買不下手了。

而全球退休首選的泰國近兩年房價漲幅達15%,平均租金投報率為5.13%,觀光人潮可觀,加上曼谷捷運加快建設,多項利多加持下,今年是房市發展最快一年,21世紀不動產估計今年曼谷及周邊建案總量將達台幣3100億。

近兩年台灣仲介業者召開海外投資說明會,幾乎場場客滿。嗅覺敏銳的投資客早布局東協,連30至40歲年輕人也「以小搏大」,搶搭東協經濟起飛列車。甚至有來自澎湖的汎馬久久國際集團執行總裁王琇瑛憑一己之力,在馬來西亞從事房地產,因對馬經濟貢獻有功,還獲頒為拿督。

機會6〉搶占「10+6」 東協當根據地 拓展亞太市場

第六是以東協一國為根據地,搶占「10+6」市場。醫療耗材上市公司邦特就是以菲律賓為基地,放眼全東協的代表之一。生產血液迴路管、外科手術耗材的菲律賓廠,今年首季開始出貨東協。法人預估隨著時間推進,東協的業績貢獻度將提升。

有同樣想法的台商愈來愈多,有家飼料機器廠從台灣出口到印尼要課20%的稅(台灣非AEC成員),最近決定到菲律賓設廠,既可開發當地的飼料業者,還可免稅出口印尼,一舉兩得。這種「製造、貿易」的新模式,讓東協10國成為台商拓展亞太市場的最佳跳板。

機會7〉創業、就業藍海 人才自由流動 到異地闖天下

第七是年輕人創業、就業的新市場。當世界變成平的之後,工作者無國界,人才自由流動,已有年輕人到東協尋找機會,開創新的人生。其實10國各有優劣勢與機會,《遠見》過去領先報導越、泰、緬、柬、寮、印、大馬等都帶來迴響。本期再深入分析菲律賓,帶給讀者更多資訊。

在菲律賓從事報關的信通國際董事長戴素綿感觸良多,七年前拿台幣100萬投資,當地人會鞠躬感謝你,現在再不趕緊行動,機會不等你了。今年東協在亞投行、一帶一路等四大利多放送下,將展現新的利基,「台灣可以乘著東協起飛的翅膀,再創另一個經濟奇蹟,」駐菲大使林松煥對東協市場高度期待。

資料來源:https://tw.mobi.yahoo.com/news/%E5%9B%9B%E5%A4%A7%E5%88%A9%E5%A4%9A%E5%8A%A9%E6%94%BB-%E5%8F%B0%E5%95%86%E5%8D%A1%E4%BD%8D%E6%9D%B1%E5%8D%94%E4%B8%8D%E8%83%BD%E6%85%A2-151843306.html

2015年7月1日 星期三

打工族薪酬調查:薪資年增4.9%

(吉隆坡30日訊)統計局指出,員工的收入中位數和薪金,從2013年的1千500令吉上升至2014年的1千575令吉,年度增幅達4.9%。
  • 調查指出,2013和2014在城市地區員工的收入中位數和薪酬的增長率,比鄉區的來得高。
根據統計局題為“2014年薪酬調查報告”指出,員工每月的薪酬則從同期的2千零52令吉升至2千231令吉,增幅8.4%。
調查指出,2013和2014在城市地區員工的收入中位數和薪酬的增長率,比鄉區的來得高。
“城市地區的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和薪金在2014年是1千800令吉,增幅是6.9%;鄉區員工則是1千100令吉,增幅5.6%。”
報告指出,城鄉地區員工的平均月薪和薪酬在同期取得增長,即城市地區7.7%,鄉區5.7%。
另外,去年同期,土著員工的收入中位數和薪金,在2014年增長7.5%而達1千725令吉、印裔員工提昇6.5%,從1千500令吉增至1千600令吉。華裔員工則保持在2千令吉。
“在每月平均薪酬方面,所有族群的月薪都取得增長,即土著(8.1%)、華人(9.0%)以及印裔(9.7%)。”
2014年受薪的員工人數共有980萬人。
(星洲網)
- See more at: http://news.sinchew.com.my/node/431632?tid=1#sthash.gNrLmGf7.dpuf

2015年6月27日 星期六

一路有榴槤‧半島走透透大啖果王

(雪蘭莪‧八打靈再也27日綜合訊)又到榴槤飄香季節,今天你吃了榴槤嗎?
  • 雪州八打靈再也SS2榴槤檔在榴槤季節,每天從各地大量運進各品種的榴槤,應付食客的需求。(圖:星洲日報)
每年6、7月份,是榴槤成熟的季節,而在大馬半島,不同州屬也出產不同品種的榴槤。在這段期間,也有許多外國遊客特別組團來馬大吃榴槤,愛吃榴槤的大馬人更是特別有口福,可以按照“一路有榴槤”路線,組一個“榴槤美食團”
在大馬半島走透透,大快朵頤!
若想同時間品嚐到不同品種的榴槤,也能夠前往位於八打靈再也SS2的榴槤街,大享榴槤自由餐!
當地每到晚上8、9時,都可以看到許多榴槤愛好者擠滿榴槤街。
1.小蘋果
“小蘋果”外表雖不起眼,但試吃了之後,卻叫人難以忘記它的味道,讓老饕驚喜不已。一粒“小蘋果”只有2至4包果肉,果肉黏和苦澀,不同人吃出不同的味道,這就是它的特色。
2.松鼠
吉南三巴央有“Tupai松鼠”,屬接種榴槤,干包黃肉,味道也沒有比其他品種厚,果肉肉囊不像一些名種榴槤大,但是微甜且帶些許苦澀,還滲著絲絲酒香。
吉打人酷愛
Tupai微甜苦澀有酒香
吉南三巴央有Tupai松鼠,屬接種榴槤,雖非超紅品種,也有擁躉,算是吉打人酷愛的本地貨之一。
當然,吉打榴槤園丘也有D24、101、14、貓山王等,這類榴槤肉厚且香,至於接種催生的Tupai,亦有獨特香味,只是肉沒名種厚。
不管名種或三巴央土種,都各有所好,有些饕客甚至驅到三巴央,除了Tupai,也追捧一些叫不出名的土種榴槤。所以,土種與名種之間,誰也搶不了誰的光。
3.文丁大紅
森州的“文丁大紅”品種榴槤,外型凹凸不平,榴槤刺較為粗與鈍,產於文丁40多年的老樹,當地更多人稱作“榴槤怪咖”,但是品嚐過的人卻指它的鮮黃色果肉,甜中帶甘,榴槤香濃郁,齒頰留香,是許多華裔的至愛。
4. 彼咯榴槤S17
柔佛州昔加末彼咯栽種的榴槤以名種榴槤居多,其中S17是彼咯出產的名種榴槤,因為其味道屬苦甘,一般較受華裔老饕的喜愛,卻較不得友族同胞的歡心。”
5. 雪州萬津蘇丹榴槤
這種榴槤和雪州皇室有很大的淵源,當地有一個雪州的舊皇宮,當年這些榴槤是由雪州第一任蘇丹種下,因而有了這個名稱。
“蘇丹榴槤”種子較大,肉比較薄,但勝在味道夠濃。
6. 甘榜榴槤
距離霹靂州太平約15公里的武吉干當所生產的榴槤,屬於甘榜榴槤,品種摻雜,由於榴槤樹多生長在山上,地質、水質及環境優良,因此榴槤的果肉口感一流,不過,賣相沒有名種榴槤好看。
7. 丹那美拉黃姜榴槤
話望生貓山王
勞勿和話望生的貓山王享譽國內外,孰不知,這貓山王的“始祖”是源自於吉蘭丹州丹那美拉縣歡慶島(Pulau Raya)的“黃姜”榴槤樹(Durian Kunyit)。
話望生貓山王肉質呈金黃色,果味相當濃郁且有層次感,入口綿密,甜中帶苦,苦中回甘。絕對是喜歡甘苦味榴槤的老饕的最愛。
8. 紅蝦與葫蘆
“紅蝦”果肉偏向黏濕,比黏而干包的“葫蘆”更受遊客歡迎,這2個檳城“王中之王”皆以果肉甜、苦、黏著名。其中“紅蝦”以果肉淡紅順滑,榴槤粒頭圓潤美觀,把黃肉乾包粒頭酷似葫蘆的瘦小“葫蘆”給比下去。
9. 勞勿D24及貓山王
勞勿名種榴槤貓山王(Musang King)是國內,甚至是海外老饕公認的頂級榴槤,它的味道有一點點苦澀,吃後回味無窮。
貓山王的刺較粗且短,尤其是山頂榴槤,容易爆口,但貓山王榴槤肉質有凝脂狀質感,呈金黃色,入口滑膩有點苦,肉厚核小,非常適合大眾的口味。而D24外觀多刺,肉黃、厚,味道苦中帶甜並漸漸取代了貓山王的地位。
(星洲日報‧聯合報道:劉必強、鍾傳穎、鄧光忠、陳珮敏、黃順光、周新才、羅水萍、劉緯雄)
- See more at: http://news.sinchew.com.my/node/431131?tid=1#sthash.38sensfE.dpuf

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

蝦煎

蝦煎,星期天去古樓參加印度裔的婚禮,離開後華人同事極力推薦帶我去吃的當地美食。

其實,就類似台灣的蚵嗲,只是他用的食材是整尾蝦子。

吃法上特別的是,當地人把黃麵條整個包捲蝦煎去吃。






不想和世界爭辯的星期六下午

我跟阿強一號説,這世界就是這樣,就算真實,也不等於事實,我也懶得去和世界爭辯了。
還好有你陪我,探尋這陌生國度的每一個驚奇。
就像現在,我們闖入了傳說中的水霸,躺烊在大河邊,四面八方同時傳來不同清真寺頌讀可蘭經的聲音,與鳥聲蟲鳴,交錯在空氣中。
就在這樣一個星期六的下午。

記於5/23,理科大學高淵分校旁


2015年6月7日 星期日

在印度廟的印度婚禮

同事家族的婚禮,我第一次參加在印度廟舉行的婚禮。

印度人的婚禮非常冗長,加上中午天氣熱,沒法從頭參加到尾。

不過,印度人的食物真的好吃,尤其比馬來食物和我胃口多了。











2015年5月24日 星期日

離家3個月了


為配合台北總公司的海外主管會議時間,又破了紀錄,從過年回來到現在3個月沒回家了,得再等3個禮拜...
其實在網路發達的今天天天還可聽到聲音,但不上班的星期天胸口總是悶悶的,快樂不起來。

I felt an awful longing which mounted in my chest .
Thinking, on this Sunday afternoon, as the years went slowly by .
I am very homesick, miss my family, friends, the food, and Taiwan in general.

2015年5月3日 星期日

出發,就對了!完成一個目標

早上5:15和阿強一號從工廠出發,騎了將近60公里,抵達目的地太平湖。
同事說我有夠無聊。其實,就是給自己一個目標,雖然很遠,出發就對了。
得為自己排解一下思鄉的心情。







2015年4月19日 星期日

蘭卡威(浮羅交怡)

公司旅遊員工選擇了蘭卡威3天2夜,免稅島,是檳城附近著名的度假景點,我覺得這是一個放鬆的好地方,還不錯。
尤其,租船出海是到蘭卡威最大的特色,會載你到無人島的海灘,看北台北天空的麻雀還多的老鷹。
夜晚到真情海灘走走,有一個類似墾丁的大街,一堆金髮碧眼的外國人。
不過說真的,雖然是免稅島,但畢竟是觀光區,吃還真不便宜。

維基百科的介紹
浮羅交怡[註 1]馬來語:Pulau Langkawi)別譯蘭卡威[2]、朗卡維、凌加衛島、呼羅交怡,古譯龍牙菩提[3]、龍牙交椅,位於馬六甲海峽,是馬來西亞吉打州海岸104個大小群島中最大的一個。浮羅交怡在檳城北方約112公里處,行政上屬於馬來西亞的吉打州,地理位置上靠近泰國
浮羅交怡於1987年取得免稅港地位,如今島上的經濟以旅遊業為主,是馬來西亞著名旅遊景點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