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0月4日 星期六

好吃的當地路邊嘴饞輕食;APOM BALIK

去超級市場的路邊攤看到這個,好奇買了二個來吃。一個6毛(cent)馬幣,一對馬來人夫妻賣的(應該是吧...我是猜的)。
真的好吃,我喜歡這東西。

他叫甚麼呢?相片中出現的是APOM BALIK,可是我Google了一下多數叫APAM BALIK,從相片中看到的是一樣的東西,我想有可能是馬來文和英文的差別。網路上說中文的名字寫成“曼煎糕”或“慢煎糕”,到了怡保則稱為“大塊麵”,南下吉隆坡一帶廣東人把它誤稱為“煎燶包”(其實煎燶包是另種傳統煎餅的名稱),再到新加坡,則寫成“麵煎糕”或“米煎糕”。










Google查資料時發現又是跟左宗棠有關:


“ 相傳咸豐五年(1855年)太平軍入福建,左宗棠率清兵前往平定,為了讓軍隊吃飽且不擾民,他決定將傳統鹹味煎餅給加以改良,利用福建盛產的蔗糖和花生碾碎,撒在已發酵鬆軟的煎餅上成為甜食煎糕,使士兵容易入口,且攜帶方便,於是這種煎糕便漸漸在福建尤其泉州一帶流傳開來,成為經濟實惠,食用方便的街頭小吃;後來也流傳到台灣,以及隨著早期閩藉移民的步履帶來了南洋。

在福建泉州及台灣金門,這種煎糕叫做“滿煎糕”,傳到台灣稱為“麵煎餅”,下了南洋,於檳城登岸後則化作福建方言“曼煎粿”(Ban Chang Kueh),中文寫成“曼煎糕”或“慢煎糕”,到了怡保則稱為“大塊麵”,南下吉隆坡一帶廣東人把它誤稱為“煎燶包”(其實煎燶包是另種傳統煎餅的名稱),再到新加坡,則寫成“麵煎糕”或“米煎糕”。

原鄉對這食物名稱中的滿字有兩種解釋,一為“滿清”之食,與左宗棠有關,另個則因為它用圓形大煎盤製作,麵糊倒入後會“漲滿”整個煎盤而得名。至於後來如何演變成南洋化的“曼慢麵米”, 就可能是經過方言的變奏與一廂情願的誤解了。

所以把“滿”變成了音譯的“曼”,再聯想成製程上的“慢”時,似乎已脫胎成很南洋風的一則傳奇,再加上近30多年來,除了保存傳統的大煎盤製作外,更出現大量接合印尼爪哇一帶的kueh terang bulan,而創造出另種小型薄脆的新版本,配料也從原先簡單的花生碎和糖外,變化出教人眼花撩亂的多種甜鹹口味。"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